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社會國與社會安全制度專題研究一
Seminar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under the Constitutional State (Ⅰ) 
開課學期
111-1 
授課對象
學程  人口學程  
授課教師
孫迺翊 
課號
LAW7149 
課程識別碼
A21 M3660 
班次
 
學分
2.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8,9(15:30~17:20) 
上課地點
霖研五1702 
備註
[人口學程]選修領域(三)保險與福利。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2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疫情下的社會國與社會法】
2019年12月31日凌晨,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於社群網路上注意到中國武漢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於人與人之間傳播、導致多名病患住院的消息,判斷當地極可能發生不明疫情,主管機關隨即於當日對於武漢飛來航班採取登機檢疫措施,接著於2020年農曆年前中國大規模爆發疫情,新冠肺炎病毒也隨即擴散於世界各地。台灣因及早採取防疫應變措施,使疫情得以控制,雖因檢疫與隔離措施使得跨境移動變得困難,但2020年並未實施所謂封城措施,2021年三級警戒亦僅維持三個月左右,對於人民生活限制程度遠較美國或歐洲國家輕微。及至2022年上半年,防疫政策開始走向與病毒共存,在疫情高峰期人們採取自主防疫,部分行業仍因此受到影響。
無論是強制性或自主性防疫措施,對經濟活動、民生消費產生相當大的衝擊,尤其部分產業如航空運輸、旅遊觀光等影響更為明顯,進而導致大量受僱員工被解僱或被迫放無薪假,企業、自營作業者之營業也同樣受到衝擊,難以維持。而受感染之病患及其接觸者均須接受隔離治療或檢疫措施,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也影響其工作與日常生活。世界各國於疫情蔓延以來,除了採取宵禁、停止營業、禁止群聚等防疫措施外,更同時於勞動、社會與經濟政策方面多管齊下,協助受疫情影響的民眾與企業度過難關,例如就業安定措施、隔離與防疫津貼、擴張社會救助範圍、發行振興券等措施。
究竟在疫情之下,對於生存基礎受威脅的人民而言,社會國原則提出何種誡命?面對多變疫情,人民生存基礎受到威脅,法治國原則是否因此退縮?自2020年以來,我國究竟採取哪些社會安全措施,其與勞動市場措施、經濟促進措施之間的關聯性為何?這些措施又如何定性?對社會法體系而言,防疫期間所提供之各種津貼、補助是否僅是暫時性措施,是否提供進一步制度改革之省思?本學期將以此為題進行研討。
 

課程目標
⟪理論層次⟫
 疫情下的社會國與社會連帶(一)範圍:我們與誰有社會連帶基礎?理由為何?境外本國人、境內外國人、無證移工
 疫情下的社會國與社會連帶(二)理由:哪些衝擊應由個人自我負責、哪些應由國家透過社會給付予以分擔?
 社會國與法治國原則:我國或其他國家如何建構疫情緊急法制?其法律保留程度如何?國家財政是否足以負擔?
 疫情是否造成或加深長遠的社會貧富差距,或種族、性別、身心障礙等歧視問題?

⟪具體議題及其比較法視野⟫
【社會法議題】
 如何保障無薪假員工之經濟風險;短工津貼到底有沒有發揮作用?
 如何保障自營作業者之經濟風險
 如何保障非典型就業者、受僱者之經濟風險,如玉蘭花小販、身心障礙者街賣者
 疫情間街友的生存權
 防疫隔離津貼是必要的嗎?
 如何定性振興券?
 防疫措施(社交距離、禁止群聚、禁止探視)與長期照顧與福利服務給付,包括共餐、日照、機構住民
 疫情下的公私協力,如2021年疫情下的萬華社區
 疫情下的居住權
 疫情與基本收入(basic income)之主張
 幼托、中小學遠距教學與父母照顧假
【救雇主就是救員工?】
 補助中小企業雇主就是補助員工?如何定性相關措施?
 企業紓困措施之條件:解僱禁止、進用失業者
【健保及醫療議題】
 健保卡成為萬靈卡?
 公費疫苗注射之對象、順序及其在社會法上之意義
 當醫療資源不足以因應,應該如何決定哪些重症命換能優先使用呼吸器與加護病房?
【WHO與國際健康不平等】
• WHO與國際疫情控制
• 國際間疫苗分配機制
 
課程要求
(一) 本學期分為二階段,第一階段先掌握台灣防疫相關法制及重要法律議題、相關社會政策與社會給付,並透過文獻導讀了解疫情與社會安全保障(social protection),第二階段由同學進行學期報告。
(二) 文獻導讀簡報最晚於週日午夜前上傳至教學網站,請同學預先閱讀。
(三) 參考課程大綱所列議題,自行擇定一項議題,撰寫學期報告。請參考相關比較法(可援引導讀文獻),就我國法制上之問題背景、比較法可參考之制度及相關法律疑義加以討論。
學期報告字數至少15000字,須援引外文文獻以為論述之佐證。報告請於前一週週六上傳至教學網站,並由一位同學擔任評論人。口頭報告之進行約為30分鐘,再由其他同學就報告之格式與內容提供意見並進行討論,最後由授課教師講評。報告修改後,最終繳交版本請於最後一位報告結束後一週上傳至教學平台,未繳交者以報告第一版作為評分依據。學期成績依導讀簡報、學期報告及其修改、課程參與情形綜合評量。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備註: 請來信約定 
指定閱讀
後補 
參考書目
後補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綜合評量 
100% 
依導讀、學期報告、課程討論參與程度綜合評量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09/6  課程說明 
第2週
09/13  共同閱讀與討論:台灣的防疫過程回顧、相關法律制度與重要法律議題(一) 
第3週
09/20  共同閱讀與討論:台灣的防疫過程回顧、相關法律制度與重要法律議題(二) 
第4週
9/27  導讀(三)歐洲觀點下的疫情與社會保障 
第5週
10/04  導讀(四)歐洲觀點下的疫情與社會保障 
第6週
10/11  導讀(五)美國觀點下的疫情與社會保障 
第7週
10/18  導讀(六)美國觀點下的疫情與社會保障 
第8週
10/25  導讀(七)國際組織關於疫情與社會保障之研究與分析
綜合討論:如何發展出疫情與社會保障相關議題的研究方法? 
第9週
11/01  芒草心參訪 
第10週
11/08  學期報告(一) 
第11週
11/15  學期報告(二) 
第12週
11/22  學期報告(三) 
第13週
11/29  學期報告(四) 
第14週
12/06  學期報告(五) 
第15週
12/13  學期報告(六) 
第16週
12/20  學期報告(七) 
第17週
12/27  預備週